上海证券-货币、资产“双充裕”和泡沫理性化-20210219-18页

导读:

  主要观点

  西方世界的资产、货币“双充裕”时代

  资产市场早已取代了商品交易、实体经营借贷,成为资金主要吸纳场所,商品期货化、资产证券化、收益资本化等金融创新行为,亦创造了一个资产的充裕时代,除了楼市、实物商品、标准化金融产品的大扩容外,大量新兴金融产品也被创造了出来。货币持续扩张的结果,都已使得“流动性陷阱”的经典经济学教条发生了改变——西方世界经过数论“大放水”后,货币已进入了充裕时代,负利率已从探讨变成了事实,主要经济体要么已实施了负利率政策,要么是准备了此项工具。

  中国“双充裕”时代也即将来临

  中国货币环境是“存量过多、增量不足”。就资产端而言,楼市的供应显然也已处饱和状态——当住房成为类似女人“钻石”的典藏品时,再多的供应都将被消化,市场将因“收藏”而显得供应不足。注册制下,监管部门早已不将调控上市节奏作为维护市场平稳的手段,上市型公司组织制度将逐渐普及化,这意味着股市上的股票资产富余时代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在商品期货领域,不仅传统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已基本健全,越来越多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引入,还催生了农产品的资本化。中国资产的充裕时代,显然正在快速到来中。

  “双充裕”时代带来泡沫理性化

  泡沫的持久性、坚韧性和成长性,带来了“泡沫理性化”的市场认识,金融平稳取代经济增长成为西方宏调政策核心关注点,以及央行政策作用途径转向资产价格渠道,是“理性泡沫”时代到来的基础,资本市场上金融投资的“交易拥挤”现象成为常态。

  “泡沫理性化”加剧金融和实体分离、波动率上升

  “理性泡沫”时代的背景是金融和实体的持续背离,金融资产价格日益脱离实体基础,扩张的货币都流入了“身份商品”市场,“去股权化”趋势又使得传统的估值不能反映这一变化。各种组合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必然是金融市场上波动性的上升,波动率本身的变化也增大。

  “双充裕”和泡沫理性化时代的投资变化

  资产、货币“双充裕”时代的最显著变化,是市场结构分化,市场分化取代了板块轮动,对这种市场交易特征中国称“抱团”,西方称“拥挤交易”;市场运行复杂性日益提高,投资日益成为一门专门技术,投资的门槛在悄然提高。投资者需要在各自市场上,分析各自的政策环境对市场影响;对投资者而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下,市场运行的独立性和分化反而提高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代理人选择成为了投资决策中心。

  

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赞助免费

已有0人支付

赞助下载注意:
1.赞助成功后不要关闭二维码,等待系统确认后自动关闭,「赞助按钮」变为 「下载按钮」。
2.游客购买请使用 Chrome 或 FireFox浏览器 ,以免支付刷新失败(浏览器缓存30天有效)。
3.如赞助成功后刷新无法显示下载按钮、链接失效等问题请联系风弦(微信:ffxwd998)处理。
免责声明:
1.本期内容来自互联网,报告先锋整理汇总,不代表本网站意见,如发布机构认为违背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对相关资料予以删除。
2.资源付费,仅为我们搜集整理和运营维护费用,感谢您的支持!

报告先锋 » 上海证券-货币、资产“双充裕”和泡沫理性化-20210219-18页

提供最优质的干货资料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