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行业比较系列十四:东盟制造快速发展下中国制造的变局-20210222-24页
导读:
高端制造是我们2020年推荐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前期的科技制造、智能制造的篇章中我们从全球产业链价值较高的领域分析了我国与全球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以及未来弯道超车的可能。本篇报告,我们则是从全球产业链价值较低但潜力扩张明显的东盟为切入点,探讨近年来东盟制造业快速发展对中国制造产生了哪些潜在影响。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近年来东盟制造业发展如何?
近年来东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但不同国家发展分化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背离不仅来自不同国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的差异,而且受全球制造业转移节奏、各国参与程度不均衡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东盟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东盟设厂,在电机/电气设备、半导体、医药等中高端制造领域,东盟制造的优势已经开始在全球显露头角。
问题2:东盟制造快速发展下中国制造出现哪些变化?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制造业与东盟制造业的联系越发紧密,2019年东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从结构上看,目前东盟主要承接了中国以纺织品、皮革鞋类等为代表的低端制造业转移,中高端环节承接能力相对较弱。
从微观层面看,在海外通过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进行立体式施压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加快在东盟的布局。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这类上市公司市值集中在300亿以下,行业集中分布在机械、电新、电子、基础化工、纺织服装、轻工制造等领域。有趣的是在东盟设厂并不会对所有行业的上市公司形成较好的降本增效的结果。这种改善主要集中在制造类的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电新,资源类的有色、建材等行业。相反,电子、机械的东盟布局目前对行业盈利改善的提振效用相对较弱。
问题3:近年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那么往前看,东盟高科技产业发展会对中国形成替代吗?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东盟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短期对中国实现完全替代的风险并不大。由于中国和东盟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优势产业层次结构不同且体量差距悬殊,未来更有可能出现的是在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动力牵引下,双边制造业的互补性将不断提升。
问题4:投资者如何把握制造变局下行业的投资机会?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从上市公司在东盟的布局情况,业绩的稳定性,产业链特定环节市场领先地位,抗风险能力四个视角筛选了以下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包括长电科技、巨星科技、宏发股份等。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估算变化是基于历史数据等。
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赞助成功后不要关闭二维码,等待系统确认后自动关闭,「赞助按钮」变为 「下载按钮」。
2.游客购买请使用 Chrome 或 FireFox浏览器 ,以免支付刷新失败(浏览器缓存30天有效)。
3.如赞助成功后刷新无法显示下载按钮、链接失效等问题请联系风弦(微信:ffxwd998)处理。
免责声明:
1.本期内容来自互联网,报告先锋整理汇总,不代表本网站意见,如发布机构认为违背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对相关资料予以删除。
2.资源付费,仅为我们搜集整理和运营维护费用,感谢您的支持!
报告先锋 » 中泰证券-行业比较系列十四:东盟制造快速发展下中国制造的变局-20210222-24页